扎哈事務所新作:沙特地鐵站 KAFD

0.gif

利雅得地鐵網絡將于 2024年12月1日(星期日)隨著其藍線、黃線和紫線(1 號線、4 號線和 6 號線)的開通而開始載客運營,該網絡將緩解交通擁堵,縮短旅行時間,并提升利雅得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生活質量。作為全球最長的無人駕駛公共交通系統(tǒng),這一變革性的網絡跨越 6 條線路和 85 個站點,總長超過 176 公里,連接著沙特首都的關鍵區(qū)域、商業(yè)中心和文化地標。

1.jpg

2.jpg

利雅得地鐵是由利雅得城市皇家委員會(RCRC)規(guī)劃的自動化快速交通系統(tǒng),將滿足居民和游客的需求。該交通網絡每日可容納 360 萬名乘客,將減少全市范圍內的汽車出行次數(shù),并鼓勵使用可持續(xù)的交通方式。

3.jpg

4.jpg

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ZHA)設計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金融區(qū)(KAFD)地鐵站是新網絡上的主要換乘站,連接著 KAFD 終點站、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機場,并可通過天橋接入 KAFD 當?shù)氐膯诬壛熊?。車站的四層設有六個鐵路站臺,與公交和停車換乘服務相連,為城市打造了一個重要的多交通方式聯(lián)運交通樞紐,同時也為金融區(qū)提供了新的室內和室外公共廣場。

5.jpg

6.jpg

7.jpg

KAFD 地鐵站的設計在為利雅得新地鐵系統(tǒng)增添特色的同時,優(yōu)先考慮了連通性。車站預測的鐵路、汽車和行人交通已被建模、映射和結構化,以優(yōu)化內部流通并避免擁堵。由此產生的配置是一個由一系列相對的正弦波(由車站日常交通流量的重復和頻率變化產生)定義的三維網格,作為建筑內部流線的基礎。

8.jpg

9.jpg

10.jpg

這些正弦波延伸到車站外部,組成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面板的形態(tài)。外墻的幾何穿孔減少了太陽輻射得熱,這是對該地區(qū)傳統(tǒng)環(huán)境遮蔽的現(xiàn)代詮釋。車站外墻的構圖呼應了沙漠風在沙地上形成的圖案,頻率和回聲產生了這些自然界中顯而易見的復雜重復圖案。

11.jpg

12.jpg

KAFD 地鐵站由一系列通過重復、對稱和比例高度相關的元素組成。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在整個開發(fā)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設計,以提高結構效率和環(huán)境性能,同時簡化施工過程而不犧牲空間質量;將外部包絡的自支撐結構與支撐列車站臺和高架橋的車站內部結構無縫集成。

13.jpg

14.jpg

15.jpg

該車站以最小的能源需求提供舒適度,將有效的被動設計功能與高效冷卻系統(tǒng)相結合,該系統(tǒng)由可再生能源供電,并能根據一天中不同的乘客數(shù)量自動調節(jié)。每個站臺上的滑動門板可將冷空氣留在車站內。KAFD 地鐵站已獲得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頒發(fā)的能源與環(huán)境設計先鋒(LEED)金獎認證。

16.jpg

17.jpg

18.jpg

19.jpg